大學

語音版 

經一章 大學之道

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
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。
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

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
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
,先誠其意;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后
知至,知至而后意誠,意誠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
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治,國治而后天下平。

自天子以自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。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;
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

傳十章

傳第一 釋明明德

康誥曰:「克明德。」大甲曰:「顧諟天之明命。」
帝典曰:「克明峻德」皆自明也。

傳第二 釋新民

湯之盤銘曰:「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」康誥曰:「作新民。」
詩曰:「周雖舊邦,其命維新。」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。

傳第三 釋止於至善

詩曰:「邦畿千里,惟民所止。」詩云:「緡蠻黃鳥,止於丘隅。」
子曰:「於止,知其所止,可以人而不如鳥乎」
詩云:「穆穆文王,於緝熙敬止。」為人君,止於仁;
為人臣,止於敬;為人子,止於孝;為人父,止於慈;
與國人交,止於信。
詩云:「瞻彼淇澳,菉竹猗猗。有斐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;
瑟兮僩兮,赫兮喧兮,有斐君子,終不可諠兮。」
如切如磋者,道學也;如琢如磨者,自修也;
瑟兮僩兮者,恂慄也;赫兮喧兮者,威儀也;
有斐君子,終不可諠兮者,道盛德至善,民之不能忘也。
詩云:「於戲,前王不忘。」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,
小人樂其樂 而利其利,此以沒世不忘也。